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并案)》第010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2-08-22 16:36:13来源:养老科作者:点击:

    九三学社鞍山市委员会、杨茝委员、赵晓鹏委员、赵玉强委员、李娜委员、李微委员、李莎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并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鞍山是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截至2021年底,全市户籍人口333.44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92.33万人,占比全市人口总数的27.69%。全市80岁以上老年人口12.16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3.17%。鞍山人口老龄化呈现四个特点。一是老龄人口规模大,目前约3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会突破100万人。二是老龄化发展速度快速,近年来全市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递增,而且其增速将逐年加大。三是空巢和失能老年人多,特别是经济困难的空巢老年占比远远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四是逐步走向高龄化,高龄比重较高。

    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市以入选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契机,不断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鞍山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19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方式,夯实养老服务基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牵引,着力创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制体制,优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促进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全市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

    一、科学规划布局,打牢设施基础,调整城乡养老服务设施供给

    全力破解养老服务发展供给能力不足、标准化建设水平较低、社会参与度不高、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注重政策引领,找准改革试点发力点。

    一是营造共建共享机制,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覆盖面,打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基础,鞍山市按照科学谋划、功能互补的方式全面推进10个县(市)区、经济区的街道(乡镇)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社区级站点建设,目前已建成3个中心及100个社区点位,另有10个街道(乡镇)级中心和20个社区服务站正在建设过程中。

    二是创新养老服务业态,满足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全市各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采用科学布局、功能辐射,一站一方案、一站一特色的方式,激发引导更多为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主动参与,成功引入汤岗子理疗医院,为老年人提供康复理疗、健康管理等服务。引入商超连锁,为老年人提供优惠的生活物品。针对失能、失独、空巢、留守、高龄、特困等老年人群体提供送医上门和送货上门服务。

    三是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推动设施建设和运营。试点工作开启以来,市建投集团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并运营了98个社区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鞍山市高端养老服务品牌铁东区祥颐园老年公寓拓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点位增至6个;北京青青河进驻鞍山,运营铁东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并承接20个社区级服务站点的运营;引进颐倍康南京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进驻鞍山,并在鞍山成立落实地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市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目前,新建的市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海城市(春寿圆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铁东区(祥颐园)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立山区(灵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海城市腾鳌镇前苷村居家和社区服务站等5处服务网点发挥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引领作用。

    二、聚焦刚性需求,优化服务供给,有效破解养老服务现实问题

    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党和政府职能作用发挥的重要体现。我市紧紧围绕城乡经济困难家庭中的失能、失智、失独、空巢(留守)、高龄等五类老年人,深入家庭、走进社区,全面开展养老服务需求排查,建立数据库,完善保障制度,优化保障内容。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优化服务供给。鞍山市聚焦特殊群体,制定《鞍山市城乡留守等老年人定期巡访实施方案》《鞍山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服务制度》和《鞍山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清单》。通过发挥志愿者队伍作用,全面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的日常巡访,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抚慰、精神关爱、辅助出行、生日祝福等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全面为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紧急救援等服务。

    二是拓展服务方式,解决老人实难。为深入了解和掌握经济困难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通过入实地、深调研、掌实情的工作方式,全面了解经济困难老年人实际需求。为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困难老年人种地收粮难的实际问题,创制“春帮秋扶”模式,将老年人的种地收粮需求和供给服务零距离对接,做到了送货上门、耕种到户、收粮在田,有效解决留守、空巢、独居、失能等老年人种地收粮难等难题。

    三是突破围墙限制,延伸机构服务。为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鞍山市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针对特困供养老年人、低保失能老年人通过申报审批后,享受每人每月4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通过政策引领,有效激发了养老机构不断拓展服务功能,突破机构围墙限制,将养老机构的服务功能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村),为机构周边的老年人提供日托、助餐、康复、医疗等养老服务。目前,海城市春寿圆华老年公寓、岫岩县睿吉祥安养院、铁东区祥颐园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依托机构服务功能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打造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让居家的老年人享受到了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使机构周边的老年人居家服务需求得到了有效的满足。

    四是解决家庭实难,供给专业服务。鞍山市针对农村患有常年病的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特别是精神类疾病的老年人,存在无人看管、无力看管的实际问题。我们依托农村困难家庭常年病人托管中心,为农村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中,因子女外出打工无法照料的病情稳定的常年病人提供托管服务,引入第三方专业护理机构,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24小时护理服务,切实解决了农村老人看病难的问题,让托管人员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院,大病有保障。台安县农村常年病人托管中心与辽中精神病院联合办院,将本地区患精神类疾病的托管人员送至医疗机构进行代托管,有效解决了精神类疾病家庭的生活负担。

    三、建立培训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加强养老服务人才供给

    发挥培训基地作用,注重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培养,提升全市养老服务工作水平。

    一是建立“四注一考”培训工作机制。以鞍山师范学院高职院为依托,辐射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聘请省内外养老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及院校高级教师为培训讲师,编写培训教材,区分机构负责人、机构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员、失能老年人子女、有意愿从事养老服务的贫困户家庭成员、社会人员、志愿者、义工、社工等9个层次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建立了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实操演练、注重服务技能掌握和注重服务管理,通过理论和实操考试来检验学习成果,造就一批懂服务、会服务、能服务的专业团队,培养一批有专业知识、懂专业技术、会专业管理的人才队伍的“四注一考两个一批”培训机制。截至目前总计培训3637人次,有效提高了养老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充分发挥培训基地辐射功能。在鞍山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基地,在鞍山市第二医院设立医养结合养老护工培训基地,把铁东区祥颐园老年公寓、铁西区雨虹老年护养中心、立山区利生养老院、立山区幸福里老年公寓、海城市春寿圆华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作为实训基地,发挥基地的孵化和造血功能,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保障。

    三是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就业政策。全面落实《鞍山市关于开展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补助工作通知》,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支持大专院校和中职学校开展养老服务学历教育,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将养老护理培训作为职业培训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内容。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虽然我市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破解。一是对居家和社区养老的公益属性认识不足。二是部分地区不愿意拿出优质房产用于点位的建设,我们无法实现最合理、最科学的方式布局。三是部分地区思想还不够解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还没有开展社会化运营,还是由社区在管理,服务能力低下,服务范围还局限在本社区。

    为进一步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在区县、街道、社区三级构建层次清晰、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城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模式,建设一批分布式、多功能、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022年年底前,在全市建设至少10个街道(乡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此项工作已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缓解本级财政压力,我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目前已争取中央预算资金2880万元,省级资金409.5万元。到2025年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城区建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3个,50%的街道建有一家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二是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重点加强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高龄、空巢、独居等老年人居家服务工作,利用鞍山市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全面开展线上和线下的服务对接,将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高龄、空巢、独居等老年人居家服务纳入到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引入专业团队开展居家上门服务。

    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育。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实施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居家服务人员全覆盖,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2022年计划培训800人次。

    四是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加大政策宣传,鼓励各类服务组织和企业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志愿者、义工队伍的服务能力,打造有偿、低偿、无偿相融合的服务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