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第0158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1-06-30 09:58:40来源:养老科作者:点击:

    满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几年来,鞍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将其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关爱农村特困群体的重要举措,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通过构建三个机制、筑牢三个基础、打造三个模式,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构建三个机制,强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突出政策供给,构建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机制。2013年以来,我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若干政策的通知》《鞍山市居家养老服务援助政府补贴管理办法》等文件,夯实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基础,构建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明确了农村养老服务兜底措施,确定了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养老设施的方式,落实了农村养老机构享有的融资担保、税费减免、货款贴息、人才培训等政策,建立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全市农村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突出质量提升,构建农村养老机构管理机制。针对农村养老机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我们通过深调研、打基础、实检查、强整治、建机制等措施,制定了符合农村养老机构发展的管理制度、服务流程和日常记录,强化对农村养老敬老机构的规范管理。在农村养老机构中推行“1+3+N”服务质量建设模式,出台了《鞍山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估标准》,全面开展包括农村机构在内的全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估工作,不断提升农村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了建制度、强规范、重质量的农村养老机构管理机制,农村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达标率达到100%。

    (三)突出能力培养,构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机制。本着服务提升,人才先行的原则,我们从2015年起,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社会培训机构,每年定期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重点从增强职业道德、提高服务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出发,不断强化培训管理、制定培训政策、加强课程设计、提升培训质量。截至2018年,总计培训养老机构护理人员1746名,其中培训农村养老机构护理人员765名,培训率达到了54.8%,获得护理资格的有651名,通过率85.1%。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培训机制,有效提升了农村养老服务队伍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促进了农村养老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二、筑牢三个基础,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一)加强农村社区养老设施建设,筑牢农村养老服务基础。几年来,我市依托社区建设,建成具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图书阅览、聊天休息、助餐饭桌、法律咨询等日间照料服务功能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659个,覆盖率达到78.9%,使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逐步改善和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已呈现出布局合理、规格适度、点面结合的局面,为下一步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阵地。

    (二)加强农村“幸福院”建设,筑牢互助式养老服务基础。我们采取“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形式,在260个村开展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互助幸福院”建设。乡镇成立养老服务互助会,配置服务设施设备,着力解决散居农村特困供养老年人日间生活照料、情感交流、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问题,方便老人之间互助交流,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促进邻里团结和家庭和睦,被称为“家门口的养老院”,受到了农村散居特困老人的欢迎。

    (三)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筑牢机构养老服务基础。一是2015年以来,我们相继启动了海城市福利中心、台安县福利中心、岫岩县社会福利中心和台安县中心敬老院扩建等农村区域型养老机构项目建设。目前,台安县社会福利中心已投入使用,新增养老床位200张。其它三个项目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施配套,投入运营后,将再新增农村机构养老床位1400张,有效解决了我市农村公办养老机构保障不足和保障面不广的问题。二是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快速,目前全市已建立57家设在农村的民办养老机构,占比农村养老机构的47.5%,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已成为接收农村自费老人和提供机构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三是强化农村敬老院安全设施改造,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实施消防设施改造计划,3年共投入30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全市63家农村公办养老机构消防设施改造任务,实现了改造一个、达标一个的目标,使农村公办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得到了不断升级,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在院老人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三、打造三种模式,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新途径

    (一)突破围墙限制,打造嵌入养老服务模式。为了进一步拓展农村养老服务覆盖面,引导和鼓励在农村或城郊结合部的民办养老机构突破围墙限制,开展服务延伸,在保障院内老人养老服务的同时,将养老机构的服务功能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村),重点为机构周边的农村老人提供日托、助餐、康复、医疗等养老服务。目前,海城市春寿圆华老年公寓和岫岩县睿吉祥安养院依托机构服务功能已全面开展此项服务,通过打造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让居家的老人享受到了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使农村老人的居家服务需求得到了满足。

    (二)引入公益组织,打造志愿关爱服务模式。针对农村养老有偿服务需求低等制约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瓶劲问题,以引入公益志愿服务为切入点,使农村养老机构和农村社区成为公益志愿服务的主战场,重点为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高龄老人、残障老人居家养老提供巡视和基本生活服务。目前,善助爱心、周二有约、鹏鹏修脚、爱洒人间等50多支公益组织、志愿团队常年活跃在农村,为机构和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家政、助浴、按摩、心理疏导、理发、文化娱乐等服务,关爱老人、温暖社会的公益志愿服务在农村不断拓展。

    (三)拓展服务内容,打造春帮秋扶服务模式。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春种秋收成了农村留守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的最大难题。2018年初,我们本着最大难题就是最大需求工作思路,将春种秋收服务纳入到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范围,并依托岫岩县玉都博爱公益协会实施试点。在积极宣传、走访调查、摸清需求和服务供给的基础上,设立需求热线,将老年人的种地收粮需求和供给服务零距离对接,做到送货上门、耕种到户、收粮在田,将助耕居家养老服务送到了田间地头。2018年,玉都博爱公益协会为1800多户老年人送去玉米、大豆、花生种子近2.7万斤,化肥425吨,耕地面积1.8万余亩,收割玉米近1.5万亩,有效解决留守、空巢、独居、失能等老年人种地难、收粮难等问题。目前,玉都博爱公益协会已收集到1015户老年人春耕需求信息,正在开展需求和供给服务对接。需求信息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2%。2019年,我们将以春帮秋扶服务模式为切入点,按照农村老年人的需求,进一步拓展提供助餐、助医、助药等服务,丰富服务方式,固化服务模式,建立起助耕、助农、助餐、助医、助药等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打造出一个可借鉴、易复制、能推广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实施三项政策,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支持县级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设,重点增强长期照护功能,开辟失能老年人照护单元。对偏、远、小的乡镇敬老院,采取关、停、并、转的形式进行资源整合。推进有条件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增加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每年一个项目列入100万元,建设1所以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

    (二)推进养老服务补贴政策落实。一是从2021年起,针对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的经营性已备案的民办养老机构,按月收住老年人数量享受运营补贴。鼓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投保雇主责任险和养老责任险。境外资本在市内参与养老服务,享受境内资本待遇。二是对符合现行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小微企业、非营利性组织等财税优惠政策,服务场所用电、用水、用气享受居民价格政策。对提供日间照料、居家服务、康复护理、娱乐服务等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和社区服务站点根据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给予税费减免。三是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凭登记机关发给的社会服务机构登记证书和其他法定材料申请划拨供地。鼓励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养老服务设施。严防擅自改变建设用地用途、容积率等规划设计条件,将养老服务设施用于房地产开发。

    以上是对您提出的《关于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的答复,感谢您直关心关注我市的养老服务工作。